Acer Swift Go 14 AI 筆電開箱實測:搭載新世代處理器,打造 AI-Ready 高效應用!

Acer Swift Go 14 AI 筆電開箱實測:搭載新世代處理器,打造 AI-Ready 高效應用!

筆電用戶追求的不外乎攜帶性與性能的完美平衡,尤其近幾年無論商務領域、學習與生活轉變為強調彈性、更具行動力的混合型態,也讓輕薄、高效能兼具的筆電成為許多人隨身不可或缺的必備工具,而這正是 Acer Swift 系列筆電鎖定的主戰場!

在 Acer Swift 家族中,主打極致輕薄、效能卓越同時適合廣泛用戶族群的 Swift Go 系列於今年迎來全面升級的 Acer Swift Go 14,在時尚簡約、輕薄易攜的機身中,搭載了效能出眾的硬體配置,並提供一眾 AI 應用功能,滿足學生、專業人士與創作者的多元需求,同時更高度整合 Windows 11 作業系統中的 Copilot AI 助理,讓使用者能輕鬆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與挑戰。

新版 Acer Swift Go 14 有著讓人熟悉的整體外型,不僅內在硬體升級,也是一台主打「AI-Ready」的筆記型電腦。

Acer Swift Go 14 搭載全新的 Intel Core Ultra 系列處理器,除了符合 Intel Evo 平台認證,具備即時喚醒、快速充電與絕佳續航力外,效能表現也極其出色,包括專屬的 AI 引擎 Intel AI Boost 與新世代的 Intel Arc 顯示晶片,能夠在保持優異能耗之餘高效處理 AI 運算,當然也能滿足遊戲與創作體驗所需。此外,Acer Swift Go 14 採用畫質細膩、色彩與對比度亮麗的 OLED 顯示器,提供優異的視覺享受,同時透過內建創新的康寧大猩猩玻璃多媒體觸控板,不僅有不錯的觸控操作手感,也提供完整便捷的多媒體控制功能。

Acer Swift Go 14(SFG14-73)特色搶先看

  • 最高搭載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處理器,內建 Intel Arc 顯示晶片
  • 通過 Intel Evo 平台認證,支援 Intel Unison 功能與行動裝置完美整合
  • 機身以鋁合金材質打造,重量約 1.32 Kg,厚度僅 14.9 mm
  • 內建 14 吋 2.8K (2880 x 1800 px)OLED 螢幕,支援 100% DCI-P3 色域、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認證,90Hz 更新率,TÜV RHEINLAND Eyesafe 2.0 低藍光護眼認證
  • 內建康寧大猩猩玻璃多媒體觸控板,面積較前代增加 44%,並支援多媒體控制功能
  • 內建 1440 QHD 網路攝影機,內建隱私遮蔽蓋
  • 內建 AcerSense 一站式系統工具
  • 整合各類 AI 功能:Acer PurifiedVoice 視訊強化、Acer PurifiedVoice 2.0 語音降噪、Windows 11 Copilot AI 助理功能
  • 內建雙 USB C Type Thunderbolt 4 / USB 4 埠、HDMI 2.1 與 microSD 卡槽,外設擴充能力更完備
  • 支援 Intel Wi-Fi 7  無線網路

簡約時尚設計,OLED 顯示器十足吸睛

外觀方面,Acer Swift Go 14 保有前一代簡約但細節質感出眾的設計,機身偏方正但邊角做了細緻的修圓處理,鋁合金材質打造的外殼搭配霧面噴砂質感,最大程度降低沾染指紋髒污的困擾,14.9mm、1.32Kg 的機身與上一代大致相同,尺寸有利於收納攜帶,為使用者帶來不錯的彈性。

Acer Swift Go 14 延續系列作的簡約設計,看似樸實無華,但細膩的作工卻展現不俗的質感。

上蓋置中置頂的 Acer 金屬 Logo 是全機唯一的裝飾元素。

底殼上半部有兩道散熱進風口,左及右下角各配置一組揚聲器開口,四個邊角各規劃一組止滑墊以確保筆電置放桌面時的平穩度。

Acer Swift Go 14 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配備 14 吋、最大解析度可達 2.8K(2,880 x 1,800 px)的 OLED 顯示器,除了具備迎合時下潮流的 16:10 比例,更支援 100% DCI-P3 色域顯色能力,同時通過了 VESA DisplayHDR TrueBlack 500 認證,能還原真實影像色彩,也可完美支援 HDR 內容,無論是用於影音娛樂或專業內容創作都非常適合。

開啟上蓋,可以看到機身 B 面的窄邊框 14 吋 OLED 顯示器有著開闊的顯示視野,最高可搭配 2.8K 的超高解析度,16:10 的比例也提供更大的縱向顯示範圍,對於經常需要大量瀏覽資料、處理辦公室文件的使用者來說效率更為提升。

Acer Swift Go 14 的 OLED 顯示器支援 100% 的 DCI-P3 色域呈現能力,並通過 VESA DisplayHDR TrueBlack 500 認證,更能完美還原影像的鮮活色彩,亮暗部的細節層次也更為豐富,同時具備 90Hz 更新率能讓動態影像更為流暢,並支援 TÜV RHEINLAND Eyesafe 2.0 低藍光護眼認證,長時間觀看不會造成雙眼過度的負擔。

顯示器上方配置了具備 IR 人臉辨識的 1440p 視訊攝影機,搭配陣列式麥克風能有更好的收音效果,同時也內建有隱私防護蓋,不使用攝影機時可實體遮蔽鏡頭以確保個人隱私不受侵害。

機身的 C 面搭配黑色鍵帽的孤島式鍵盤,雖說是輕薄筆電但鍵盤的敲擊回饋感仍有一定的水準,除了最右上角的電源鍵整合了指紋辨識器,鍵盤右上角新的「a」字樣功能鍵可直接開啟內建的一站式工具「AcerSense」,同時也可以發現到鍵盤原本的「右 Ctrl 鍵」被獨立的「Copilot 鍵」給取代,在 Windows 11 系統中可快速呼叫 Copilot AI 助手,或是在其他應用程式中開啟選單鍵。

Acer Swift Go 14 的機身 C 面與外殼同色,搭配了黑色鍵帽的的孤島式鍵盤,鍵距排列適中,按壓也有一定的回饋手感,下方搭配康寧大猩猩玻璃多媒體觸控板,無按鍵設計且尺寸較前代增加 44%,更適合多指觸控操作,同時這裡也隱藏了一個實用的小功能,先賣個關子~後面再介紹。

今年的 Acer Swift Go 14 鍵盤右上角的 F12 鍵與 Delete 鍵中間加入了獨立的「a」功能鍵,單鍵可啟動全新的一站式系統工具「AcerSense」,右側的電源鍵也整合了指紋辨識器的功能,在按下電源鈕開機時也同步完成指紋辨識,讓操作化繁為簡。

鍵盤右下方的方向鍵旁,原本的右 Ctrl 鍵被更換為「Copilot」AI 助理的獨立功能鍵,與 Windows 11 系統深度整合,可隨時呼叫 Copilot 的功能。

在新版 Windows 11 中,單鍵啟動 Copilot 會以側欄形式跳出,使用起來更為方便。若在其他應用程式之下,Copilot 鍵的功能會以「彈出功能選單」的形式呈現。

Acer Swift Go 14 的鍵盤提供白色背光功能,且有兩段亮度調整。

此外,Acer Swift Go 14 鍵盤下方的康寧大猩猩玻璃多媒體觸控板「也有戲」!不只特別加入了「Swift」名稱的背光,而且還有隱藏的「多媒體控制」功能,在 AcerSense 中開啟之後,只要打開串流平台的頁面 / 應用,就會自動亮起相關控制按鍵的背光,讓我們可以便捷操控影音的相關播放功能呢!目前實測包括主流的 YouTube、Netflix 或 Disney+ 平台都有支援,內建的影音播放器也能使用這個功能!

Acer Swift Go 14 的無鍵式觸控板外層覆蓋康寧大猩猩玻璃,更為耐刮且操控手感滑順,隱約可見「Swift」的產品名稱字樣。

實際上這個觸控板本身具備「多媒體控制」功能,但這個功能需要到 AcerSense 中的「個人化」分頁中開啟。

在一般模式下,隨著鍵盤背光的亮起,Acer Swift Go 14 觸控板上的 Swift 燈號也會發亮。

若是在支援的影音應用之下-包括系統內建的影音播放器,常見的串流媒體平台如 YouTube、Netflix、Disney+…等平台,就會顯示隱私的多媒體操控介面,可單指操控影音的播放 / 暫停、後退 / 前進、音量大小、靜音…等功能。

2024 年版的 Acer Swift Go 14 機身厚度與重量大致與去年相同,都相當好攜帶。

Acer Swift Go 14 雖然纖薄,但內建的連結埠仍相當完備,機身左右提供了兩組高速多功能的 Thunderbolt 4 埠,一組 HDMI 2.1 埠、一組 USB 3.2 Gen1 A 埠,機身右側有一組 USB 3.2 Gen1 A 埠、一組 3.5 mm 耳機/麥克風二合一孔、一組 microSD 讀卡槽。

新世代 AI 處理器效能不俗,輕薄筆電也能有強勁運算能力

硬體規格方面,Acer Swift Go 14 採用 Intel 最新世代的「AI 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 系列,最高搭載 Intel Core Ultra 7-155H,除了同採混合架構的 6P + 8E 核心之外,更加入 2LP 低功耗效率核心,整合式的顯示處理器也改為最新款的 Intel Arc Graphics,同時有專為 AI 運算打造的 NPU 單元,可透過 Intel AI Boost 技術讓輕薄筆電也能擁有強大的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運算效能,以時下最為流行的「生成式 AI」來說,就能透過 Intel OpenVINO 工具組來強化 AI 推論效能,不過目前尚待相關應用工具的支援完善,有機會完整發揮這顆 AI 處理器的全部實力!實現輕薄筆電也能在本地端運行生成式 AI 應用的目標。

此次開箱實測的 Acer Swift Go 14 系統資訊一覽。

Acer Swift Go 14 重點規格與效能跑分成績一覽

Acer Swift Go 14 AI 筆電開箱實測:搭載新世代處理器,打造 AI-Ready 高效應用!

從 Windows 11 中的「工作管理員」的效能分頁中,可以發現除了 CPU、記憶體、磁碟、Wi-Fi 與 GPU 等項目的監控之外,也有新增一個「NPU」的項目,且在特定應用之下可以發現到運算源的使用,像是 Windows 系統內建的視訊攝影機的「Windows 工作室效果」在開啟後,就會透過 NPU 進行運算,分擔掉 CPU 與 GPU 的運算資源。

全新 AcerSense 令人耳目一新,附加 AI 應用增添額外便利

除了硬體方面的升級,Acer Swift Go 14 在內在的系統應用方面也帶來了全新的一站式系統工具「AcerSense」,可以透過鍵盤上專屬的功能鍵啟動(位置在鍵盤右上方靠近電源鈕處),功能偏向整合系統監控、調校、檢查與額外應用的一站式工具,與原本的 Acer Care Center 算是完全不同的東西(當然這套工具還是內建在系統中就是了),也讓使用者更為方便地的掌控筆電的運行模式與功能設定。

AcerSense 的功能主頁,可以看到圖像化的系統使用模式切換功能,以及右側的焦點功能、效能概覽、電池狀態…等項目。

AcerSense 中內建了「檢查」的功能,可針對包括電池、儲存設備、記憶體…等元件進行檢查與優化。

在 AcerSense 的「個人化」功能中,可以看到系統使用模式、電池和 USB 充電、螢幕、觸控板的切換選項。

在 AcerSense 的「應用程式中心」也可以看到預設的相關應用工具。

在 AcerSense 中比較特別的是整合了一備「AI 區域」的功能頁面,將所有與 AI 相關的功能都集結於此,包括可以自動去背製作簡單圖像的 LiveArt、實現動態效果桌布的 AlterView 與針對視訊會議優化的 Acer PurifiedVoice 與 Acer PurifieView 功能…等。

在 AcerSense 中也獨立了一個「AI 區域」的功能區,將 AI 相關集結於此。

內建的「LiveArt」是一個可以快速進行照片去背、簡單加工頭像的小工具,

另一個 AlterView 是一款視覺效果酷炫的「動態桌布」應用,可選擇不同背景,並讓背景視角動態追蹤滑鼠遊標,除了內建的五個場景,也能選擇自己的圖片來套用。

AI 區域中也內建了開源影像編輯工具 GIMP 的下載試用連結,這款工具目前也提供了 AI 生成式圖像外掛可以安裝使用。

內建的 Acer PurifiedView 功能,透過 AI 技術可針對視訊攝影機進行功能強化,包括背景模糊虛化、追蹤目光、針對人臉位置自動取景。

AcerSense 中也內建有保護 OLED 顯示器不烙印、延長壽命的相關機制。

結語

整體評測下來,Acer Swift Go 14 最主打的特色肯定還是「AI-Ready」的訴求,而內建的 Intel Core Ultra 7-155H 不僅強化低功耗的效能表現,也加入全新的 NPU 單元,為的就是妥善支援 AI 相關應用,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可支援的軟體生態還沒有完全到位,還需等待像是 Intel OpenVINO Toolkit 有更多 AI 工具完成支援之後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完整實力。

 超高畫質的 OLED 顯示器是 Acer Swift Go 14 受到消費者喜愛的特色之一,帶來的視覺效果遠勝於一般常見的液晶顯示器。

Acer Swift Go 14 外觀設計是最受時下消費者追捧的經典簡約風格。

從系統功能面的整合來看,可以發現 Acer 下了不少功夫,Acer Swift Go 14 配合 Windows 11 與 Copilot 的深度整合,獨立的 Copilot 鍵相信在未來功能應用上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此外,Acer Swift Go 14 的整合顯示晶片 Intel Arc Graphics 的效能表現不俗,讓輕薄筆電也能有不錯的遊戲效能,甚至也能透過 Intel Xess 技術優化動態幀數,滿足使用者對於遊戲體驗的需求。

Acer Swift Go 14 的顯示器支援 180 度平躺模式。

綜上所述,Acer Swift Go 14 雖是 Swift 系列中偏入門級的機型,但規格與功能性還是相當有競爭力,無論是輕薄質感的外型或是一時之選的硬體陣容,皆能滿足各類型使用者的需求,更不用說它擁有相對更平易近人的售價!建議有興趣的讀者納入採購清單。

Axiang Chin
作者

阿祥,本名秦庭祥(Axiang Chin),是一個專注於3C領域、尤其是行動通訊領域的部落客,自2004年10月開始經營部落格超過18年之久,長期關注3C產品資訊與應用,也有豐富的講師經驗。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